「公文写作指南」
海量素材一键搜
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汇报材料、年度总结、述职报告等材料,一应俱全,免费搜索。加入会员,还能享受5000万字文库持续更新等六大权益,千万别错过。
「公文写作指南」
关注后回复“20”,免费获取20万字素材包。
目录
“六稳”“六保”:首要是稳保就业...........................
“六稳”“六保”的辩证关系................................
“六稳”“六保”齐发力护航决战决胜.........................
安徽推11方案落实落细“六稳”“六保”
把两会精神与四次全会精神贯通起来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强化政治监督
创新税收举措服务“六稳”“六保”
从“六稳”到“六保”,凸显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
非公党组织服务“六稳六保”显担当...........................
关于《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实施意见》的解读......................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着力落实“六保”任务....................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实施意见....
交好“六稳”“六保”答卷..................................
紧紧围绕"六稳""六保"跟进监督保障落实为完成全面小康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聚集“六稳六保”做好放管服文章............................
聚焦“六稳”“六保”提升改革创新成效........................
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施方案.
全力落实六稳六保当好区域发展先行..........................
泉港区促“六稳”“六保”追赶行动方案........................
让老百姓端稳自己的饭碗...................................
山东稳就业“六保三促”工作方案.............................
深刻把握政治巡视的内涵要求督促六稳六保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省担保集团抓“六保”促“六稳”实施方案......................
围绕六稳六保跟进监督保障执行..............................
围绕六稳六保加强监督保障落实..............................
稳定经济基本盘兜牢民生底线...............................
抓“六保”促“六稳”形成发展新动能.........................
抓“六稳”促“六保”监管服务开新局.........................
抓实六稳六保释放政策红利.................................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做好“六稳”工作强化“六保”举措..........................
做足精细监督“文章”护航六稳六保落地见效....................
有媒体报道说,国家发改委官员在谈到“六稳”“六保”工作时表示,今年没有直接提出经济增长具体目标,但经济增长的内容已经体现在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中。这一说法,与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相一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明确工作的预期目标,要以“六保”作为实施“六稳”的着力点,突出抓好稳就业和保民生。
保就业、稳就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目的的体现,也是经济工作的底线所在。“六稳”和“六保”中的其他“五稳”和“五保”,说到底,都是以稳就业和保就业为中心和重心的。没有就业,就谈不上民生,其他的“稳”和“保”就失去了抓手和意义。在今年这种特殊情势下,强化就业工作,并将重点聚焦于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际上即是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纲。
以“六保”作为实施“六稳”的着力点,这就指明了稳就业实现的途径和办法。保就业之“保”,说明实现稳就业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而必须要付出努力和艰辛。此外,保就业之“保”,并不是被动的保护和保有,更不是缩手缩脚、不思进取的保守,而是要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开拓创新,想方设法寻找门路,确保就业目标的实现。最近几年,新业态创造的新就业形态,吸纳了巨量就业人口,为稳就业和保就业指明了努力方向。
来自“新华视点”的一则报道颇有启发意义。5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听取意见和建议。会议进行期间,当王一鸣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在其发言中提到在今年1月20日至3月30日疫情严重阶段,仅一个平台企业的新注册骑手就逆向增长了45.78万人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这个“势”,就是新业态发展之势,这个“为”,就是要在促进新业态发展的同时,促进就业面的扩大。
有调查统计表明,2019年,以新业态形式出现的平台企业员工数已经达到了623万,比上年增长了4.2%;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约7800万人,同比增长4%。新就业形态下的外卖、闪购、民宿、网约车等平台经济的灵活就业,已成为吸纳就业、解决失业问题的新渠道,是实现“保就业”的重要载体。这些新就业形态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降低了就业门槛和组织管理成本,在缓冲失业风险、帮扶困难群体就业等方面优势明显。在稳就业和保就业的压力下,借助不断出新的技术手段,就业工作当可实现“稳”和“保”的目标。
“‘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六稳”与“六保”的关系作出阐述。
2018年7月,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把“六稳”作为实现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党中央运筹帷幄,要求加大“六稳”工作力度,提出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新任务。
“‘六稳’和‘六保’相互统一、相辅相成,二者都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具体体现,是根据不同经济发展形势、不同阶段经济发展面对的突出问题作出的安排,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陈启清说。
“‘六稳’和‘六保’的关系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八个字上。‘六保’是‘六稳’的着力点。当前形势下,要通过‘六保’守住经济发展的底线,从而为实现‘六稳’创造基础和条件。”陈启清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研究员王小广指出:“‘六稳’体现了全面稳经济的思想,‘六保’是通过保六个关键点、基本点来确保总体稳定。‘稳’有弹性,时间也长;‘保’则显出刚性,短期必须确保,是硬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指出:“今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六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六保’,核心就是要稳住经济的基本盘,兜住基本民生的底限。”
“作为‘六保’本身,内部也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说:“只要保住了市场主体,就能有效地保住居民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保住了居民就业,就能够保住基本民生。再加上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这项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重点是从宏观层面、社会层面来保障前面的‘三保’能够更好落实。”
列在“六稳”和“六保”第一项的都是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六稳’工作、‘六保’任务,就业都摆在首位。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稳’和‘保’是统一互补的。”陈启清说。
“‘稳’是高线,‘保’是底线。”陈启清指出,当前形势下,只有全面落实好“六保”,为渡过难关赢得时间、创造条件,才能实现“六稳”,也才能稳住中国经济这个大局,实现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比如,通过保居民就业实现稳就业,通过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实现稳投资,通过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现稳外资、稳外贸。
多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表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抓“六保”,促“六稳”,关键是抓好落实。要守住“保”的底线、筑牢“稳”的基础、保持“进”的态势,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守住“保”的底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就业都被置于首位。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最基本的单位,保住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保住民生。怎么让企业“活下去”,成为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步步高集团是湖南知名的零售、百货企业,合作的商户涉及餐饮、娱乐休闲、教育培训等多种业态,其中很多是中小微企业。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对于疫情的冲击感受很直接。
王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保就业方面,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促进就业的好政策,包括社保缴费减免、鼓励线上培训、补贴新员工招聘、工会经费全额返还等,为企业注入了能量,帮助企业“活下去”渡难关。鉴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以及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建议国家延续企业社保缴费减免期,出台就业见习补贴、吸纳就业补贴两年短期政策,保障企业生存和稳健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种衍民表示,2019年5月实施的社保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增强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社保费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假设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有3000名员工。2019年5月政策实施前,企业全年社保支出约3000万元。政策实施后,按照16%的比例缴纳,全年社保支出约2300万元,明显下降,但仅这一项费用仍然需要占到企业员工支出的10%、企业成本的7%。”种衍民算了一笔账。对此,他建议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台专项优惠政策,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养老保险费率降至14%,更大程度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激发企业生产活力,扩大社会就业。
筑牢“稳”的基础
守住“保”这一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就能为渡过难关赢得时间、创造条件,实现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代表委员指出,既要守住“保”的底线、筑牢“稳”的基础,也要保持“进”的态势。
种衍民十分关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新基建”按下“加速键”等一系列新变化。他认为,发展依旧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中长期、深层次问题的关键,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源动力是创新力。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工商大学校长陈晓红表示,减少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可从短期政策性应急和中长期结构性改革两方面入手,以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实现疫情发生后的及时止损,转危为机,保障城乡平稳运行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拳,实施应对疫情中长期影响的结构化经济政策,稳定出口和扩大内需并举等。
王填表示,国内经济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经济未来仍将持续向好发展。在他看来,当前关键是要刺激消费。
他认为,疫情发生以来,各地纷纷出台发放消费券等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收效良好,但在具体操作层面,消费券使用的普适性欠缺、对基础民生消费考虑不足。他建议消费券发放注重普适性,可考虑定点发放米面油奶蛋等基础生活类商品的消费券给低保人员,保障民生,也可给低收入人群直接发放现金。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伴随复工复产复市的进程,直播电商呈现井喷之势。从需求端看,直播带货能有效刺激消费;从供给端看,直播电商能优化电商生态、大幅降低小商户进入市场的成本。当前,推动线上新型消费发展,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对增强经济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政府部门与电商平台共同为直播经济涵养良好生态,推动直播电商健康稳定发展,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更多消费增长。
护航决战决胜
代表委员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抓“六保”,促“六稳”,关键是抓好落实。
全国工商联在《关于狠抓政策落实促进“六稳”“六保”的提案》中指出,实现“六稳”“六保”,民营企业将勇于担当,努力履行历史使命。疫情暴发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稳企纾困的政策措施,与近年来连续出台的惠企政策,共同构成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组合拳”。这些措施及时、精准、有力,既解民营企业的燃眉之急,又利于长远发展,关键是抓好落实。
全国工商联调研表明,一些政策在落实上还存在痛点难点堵点,“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政策效力打了折扣。为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在“六稳”“六保”中的重要作用,抓好惠企政策的落实至关重要。对此,全国工商联上述提案建议,以完善制度促落实,以巡视督查促落实,以有效参与促落实,以优化环境促落实。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指出,2020年注定是个极其不平静、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既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要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
张占斌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我们要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双胜利”,这是2020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也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时代“大考”。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他指出,当前,国内已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这次疫情短期冲击很大,但中长期来看,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基本态势。我们要抓住疫情的倒逼机制,加速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步伐。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要把这些优势逐步发挥出来。
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全省“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六稳”“六保”通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天培介绍,《“六稳”“六保”通知》包括11个具体工作方案,助力安徽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张天培介绍,《“六稳”“六保”通知》围绕总体目标任务半年“双过半”、全年夺胜利,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守住“保”的底线、筑牢“稳”的基础和保持“进”的态势三大方面:
守住“保”的底线。抓好援企稳岗培训,确保就业形势稳定。突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确保实现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有效保障。主动纾困解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强生产流通管理,确保粮食能源安全。进一步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统筹盘活存量财政资金,坚决兜住基层运转底线。
筑牢“稳”的基础。把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作为稳就业的重点,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稳金融的重点,把保市场、保订单、保份额作为稳外贸的重点,把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作为稳外资的重点,把谋划推进重大项目作为稳投资的重点,把增强市场信心作为稳预期的重点,做到包地市稳全省、包企业稳发展、包项目稳投资。
保持“进”的态势。把牢“新基建”强劲引擎,突出信息新网络、融合新业态、创新新平台,创新实施“四送一服”专项行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以积极进取的主动性对冲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坚强保障。
13举措控制失业率稳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更是将就业工作置于“六稳”和“六保”之首。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少华介绍,《稳就业工作方案》提出13项任务和举措,通过好减法,加力减轻企业负担;好加法,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做好乘法,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和强化保障,切实优化居民就业服务等举措,确保2020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国家调控目标,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劳动者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权益有维护。
在具体举措方面,安徽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优化简化办理程序。支持青年创业园、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等各类创业载体建设。成立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公共创业服务联盟,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推动市级层面开展“双结对”活动。推进创业服务云平台服务功能向各市扩展,支持各市利用创业服务云平台发放电子创业券。举办12期“创业江淮•未来新徽商特训营”,遴选一批优秀创业项目和“返乡创业之星”。
冀利用外资规模达180亿美元
而面对全球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亦受到广泛关注。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朱丹表示,安徽把保市场、保订单、保份额作为稳外贸的重点,把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作为稳外资的重点,并分别提出11条举措稳定外贸外资。通过进一步修订完善稳外贸、稳外资工作方案,安徽在两方面的工作目标是力保全年外贸增长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保全年利用外资规模达到180亿美元(含再投资、留存收益等到资)、增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针对疫情发生后安徽外贸发展面临的新变化,该省在在稳外贸方面提出强化企业精准帮扶、实施拓展市场专项行动、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积极扩大进口规模等11条举措。同时,在突出以进保稳、突出问题导向和突出政策保障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在突出政策保障方面,该省从线上市场开拓、防疫医疗物资出口、海外仓建设使用、融资信保等方面制定一批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保障措施。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实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前所未有冲击和外部环境变化,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贯彻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贯通起来,紧盯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决策部署强化政治监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督促党员干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2019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国内生产总值99.1万亿元,人均突破1万美元,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统筹全局、沉着应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因时因势科学决策、果断决策,引领全党全国统一思想行动、坚定信心决心、艰苦卓绝奋斗,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3月份以来各项经济指标逐步好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最近一段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今年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也作了全面安排,突出强调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围绕“六保”任务,一个一个、一项一项地研究分析,查找差距、找准对策,强化责任、落实落地,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要树立全局的、长远的、辩证的眼光,对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有全面认识,对危中有机、化危为机的辩证关系有深刻体悟,增强战略自信和必胜勇气,提高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的能力,着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动能。要把握好党中央结合疫情防控作出的中长期战略调整,比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粮食能源安全等带来的新机遇,统筹谋划、主动对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当前,要持续抓好疫情精准防控,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落细落实,决不能厌战松懈;要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新的起点上不懈奋斗。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能,在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上出实招、见实效,督促做好抗疫情、稳经济、谋发展各项工作,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抓住机遇、抓好落实关键要见诸行动,必须有良好的党风政风作保障。要按照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把风气搞好、把队伍带好。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鼓励支持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着力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近日,为使企业尽快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恢复生产销售,凤阳县税务局主动作为,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落实落细落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创新服务方式,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创新宣传辅导,解决纳税难题。该局为确保纳税人、缴费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税费优惠政策,挑选了76名业务骨干,设立复工复产专班和志愿服务团队,为纳税人提供“线上+线下”辅导,通过提供电话、微信、视频连线等“非接触式”服务,多维度、多角度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截至6月15日,累计服务了2800余户企业,为纳税人解决了420多个难题,打通政策精准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改变工作思路,服务园区企业。该局创新提出了“432”工作思路,为凤阳经济开发区、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凤阳大庙石英产业园和安徽凤阳循环经济产业园4个园区发展做好服务,规范好房地产、建筑业、交通运输业3大行业管理,细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2个税种的征收,从地区、行业、税种等不同维度,深入分析经济运行动态,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同时选取重点税源企业、千户企业、出口企业、农资企业进行专题研究,开展“一企一策”分类服务和扶持,对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进行定向帮扶,精准帮助上下游企业进行供需对接。
优化服务举措,帮扶困难企业。针对受疫情影响较重和防控物资生产企业,采取清单式管理,开展定向辅导,做到保供扶困、援企稳岗。截至6月15日,累计为29户企业依法办理延期缴纳税款申请,涉及税款1.04亿元;扩大“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应用面和使用率,采取延时办、网上办、线上办、预约办“四步走”方法,289项税费事项均可通过网上办理。企业纳税人、缴费人90%以上的业务均可网上办理,其中企业申报纳税业务网上办理率达98%以上。
提升退税效率,助力外贸企业。全力支持对外贸易,在巩固原有出口退(免)税的“非接触式”举措基础上,实现出口退税审批再提速,“容缺办理”再扩围,线上退(免)税更贴心,为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夯实基础,截止6月15日,已办理出口退(免)税3247万元,充分发挥出口退税稳外贸、促开放的作用。
解决融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该局主动加强与县内各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联系,将企业诚信纳税信用优势转变为纾解困境的有形资金,为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畅通金融血脉,全力保障企业资金链不断,助力中小企业发展。1-5月份,向银行推送了20余户重点帮扶企业名单,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银税互动”贷款30余笔,中小企业获得“银税互动”贷款金额4700多万元,对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引发广泛关注。
首提“六保”,不止是针对一季度经济数据下滑的即时反应,也是针对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及时调整,体现了国家对宏观策略层面的务实判断。
所谓“保”,是一种托底。从“稳”到“保”,“稳”“保”并行,实是凸显了一种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
具体来看,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是目标,而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在某些层面上,既是目标,也尤其反映出疫情影响之下,对一些潜在风险和问题的准确判断,突出强调了盘活存量资源的重要性。这几方面体现的底线思维与风险思维最值得关切。
对风险的认知,来自于正视现实:截至4月15日,全国复工复产率呈现齐头并进的趋势,25个省份的复工率超过80%,中小企业复工率达到84%。但是,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复工率仍然较低,甚至为零,这种风险需要被正视。而“保”,则是对规避、克服风险最底线的要求。
保市场主体,意味着需保持扶持企业相关政策的连续性,继续通过减税降费、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存量政策措施,帮扶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与此同时,还需要强化上下游行业、大中小企业之间的经营互通,向内寻求订单,减弱外部需求下降的冲击。
保粮食能源安全,就是保物价。虽然总体上看粮食不存在安全问题,但大豆等饲料材料的进口需求依然较大,猪肉价格还没完全稳定。第二波蝗灾和一些经济体的粮食出口禁令,对粮食期货价格也可能形成干扰。而国际石油战事实上还远未到结束时,相反刺激出新的地缘政治事件。对于国际粮食和能源价格失控必须要有底线预期,以免影响宏观调控节奏。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一表述不仅强调对外部环境变化未雨绸缪,同时涵盖了对内部产业链供应链协调的新部署。
虽然因疫情给各国造成的经济压力,部分修复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如美国给华为供应商临时出口申请延期、批准通用电气向中国C919项目出口民用航空发动机,但也要看到,不少国家已有重新打造自主产业链的行动。
对此,既需要努力维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同时也要加大国内创新的力度,摸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家底,提高国内产品的替代率,防止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断裂对国内企业形成重大冲击。而摸清家底,同样是一种底线思维。
保基层运转,眼下来看就是保防疫。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不少地方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下降幅度较大,同比财政收入普遍出现下滑。基层受企业规模、数量、消费等限制,下滑更加明显。同时,由于疫情影响,基层社会运转受滞,活力不足,也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保基层运转,就是保证基层社会尽快恢复秩序,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局面尽快达成。
需要指出,虽然“六保”比“六稳”有表述上的明显变化,但其实宏调政策的方向并没有偏移。从目标看,“六稳”上稳就业居首位,“六保”同样如此。从操作面看,“六稳”中的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中,与“六保”中的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含义相同。有所变化的是增加了保粮食能源安全和保基层运转。
整体来看,从“稳”到“保”,反映出的是当前的宏观政策“随疫应变”,突出了明显的底线思维与风险意识,中央对国内外环境有了更清醒的判断和更务实、更细致的部署。从方法论来讲,这种底线思维、风险意识要求不盲目强求扩大投资,不盲目改变住房等宏调基调,而强调盘活用好存量政策资源和经济资源。
毋庸讳言,受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必然会面临巨大的冲击。当此之时,只有提高风险意识,才能防患未然;做好防御,才有未来更大的进取。而保持忧患意识,做到常备不懈,就是当下最需要守的底线。
今年以来,眉县非公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强“六稳”、做好“六保”重大决策,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跑出加速度目标要求,突出党建引领,优化服务举措,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在服务“六稳六保”中担当作为,精准发力,持续有力服务中心工作,努力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两不误、两促进”。
牢固树立“两个维护”定盘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稳六保”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增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支持引导非公企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实效上。
紧紧牵住中心工作牛鼻子。坚持把贯彻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突出体现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中,引导和支持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六稳六保”中积极发挥引领作用,自觉担当企业健康发展的主心骨。坚持非公党建和推动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在常态化落实“六稳六保”中充分发挥非公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努力实现“抓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的良性循环。
深耕细作党建工作责任田。强化主责主业意识,积极跟进常态化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找准党建工作与促进企业发展的结合点、发力点,按照“新建一批党组织,确定一批联系点,培训一批党建骨干,表彰一批先进示范,培育一批典型,总结一批特色做法”的思路,扩覆盖、强队伍,战疫情、助复产,创载体、育品牌,建机制、促长效,以高质量非公党建工作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独具眉县特色的非公党建工作品牌。
有效助力“六稳六保”促发展。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推动“六稳六保”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下发《关于抓党建助推非公企业复工达产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突出组织优势,加大政策宣传,广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关于降低门槛、减轻税负、金融扶持、创业就业、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稳企惠企政策,引导非公企业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深入开展“抗疫情、促发展、当先锋”行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和稳企惠企政策落实,坚持经常性深入企业,及时了解困难诉求,查找分析原因,帮助研究解决措施,帮助企业保订单保市场、稳经营强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牵线搭桥、协调联络左右,大力推动非公企业在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劳务用工等方面互帮互助,引导眉县泰隆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支持服务企业发展,多渠道为非公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组织各类非公企业参加复工复产优惠政策推介会,通过逐户摸排建立台账、实地走访掌握情况、精准服务纾困解难,累计为非公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工难等各类困难和问题120多条,使400多户非公企业全面恢复生机,走上加快发展之路。
一、起草背景
4月15日、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强调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着力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为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目前,江西省复产达产、复商复市步伐持续加快,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向好态势。同时,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江西省经济运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制定江西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实施意见,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关系到能否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根据江西省领导指示,江西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单位在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并吸纳各方面意见,研究起草了江西省《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实施意见》,经第46次江西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向江西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题汇报,2020年5月22日以江西省政府名义正式出台实施。
二、总体考虑
《实施意见》的起草重点把握和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紧扣落实中央新提出的“六保”任务,以“六保”为文件主框架,认真学习吸纳兄弟省市经验做法和我省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在措施谋划上坚持精准发力,增强文件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当前江西省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稳就业压力较大、民生领域存在不少短板、市场主体经营困难、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不够畅通、基层财力不足等问题,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力求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既围绕“六保”明确工作举措,兜牢底线,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又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将抓项目扩投资、抓消费挖潜力、抓产业促升级、抓改革扩开放、打好三大攻坚战等相关工作新举措融入“六保”任务中,努力促进经济全面复苏,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聚焦“六保”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
一是保居民就业。主要是从稳定就业岗位、抓好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等两方面,针对疫情对就业带来的冲击,紧扣援企稳岗和大学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二是保基本民生。主要是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四个方面作出部署,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保障改善民生,进一步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三是保市场主体。主要是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强化融资支持、实施精准帮扶、优化营商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大降成本、扶实体、优环境力度,让企业轻装上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四是保粮食能源安全。主要是从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能源运行保障等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着力保障粮食稳产稳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确保能源运行安全。
五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主要是从推动产业链协同复产达产、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国内市场循环、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施铸链强链补链扩链工程等四个方面,对落实好产业链“链长制”、打通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循环、提升我省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等作出部署。
六是保基层运转。主要是从强化开源节流、财力向基层倾斜、切实防范债务风险等三个方面,着力减轻基层负担、加强基层工作保障。
黄守宏
今年是我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对此,《报告》作出了重点突出、精准有力的部署安排。
一、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
我国有上亿户市场主体,这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吸纳90%以上的城镇就业,关系亿万家庭生计,在这次疫情中受到冲击和影响最大。只有尽力帮助这些市场主体渡过难关、防止出现大规模倒闭,经济增长才有基础,就业才有支撑,人民生活才有保障。《报告》对此提出了有力的政策举措。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报告》按照强化阶段性政策与落实制度性安排相结合的思路,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减税降费举措。一是继续执行2019年出台的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政策。由于这两项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是分别于2019年4月份、5月份开始实行的,今年全年实施,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二是延长前期出台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期限。今年以来,为对冲疫情影响,我们出台了一批6月前到期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这些政策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行业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市场主体中占大头,也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各项惠企纾困政策要倾斜支持、及时覆盖。今年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延长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相关税费政策实施期限。三是围绕稳企业保就业新近推出一些减税降费政策。比如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缓缴社保费、对电影等行业给予税费支持等。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报告》从推动降低企业用能、用网、房租、物流等成本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居民和农业用电价格相对较低,但一般工商业特别是大工业用电价格偏高一些。这两年,我们已连续出台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降低10%的政策。今年我们又出台降电价政策,明确从2月1日至6月30日,将除高耗能行业外的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用户电价降低5%。《报告》明确,这一政策将延长到今年年底。最近几年,我国持续推动网络提速降费,不仅使群众普遍受惠、企业广泛受益,也有力推动了数字经济迅速发展。今年要在近几年资费大幅度降低基础上,实现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低15%。疫情发生以来,一些行业领域企业、商户经营困难,但房屋租金等刚性支出压力凸显,甚至成了一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可承受之重。为此,《报告》提出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并予以政策支持。同时,要求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各种乱收费死灰复燃。
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当前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现金流极为紧张,维护资金链安全是稳企业最迫切的任务。为此,《报告》提出了几条重要举措。一是继续延长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执行期限。在疫情发生后,有关部门出台了对符合条件、流动性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本金和利息给予临时性延期偿还安排政策,即对于2020年1月25日以来到期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本金及利息,最长可延长至2020年6月30日偿还,并免收罚息。鉴于当前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加剧情况,《报告》明确,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到明年3月底,其中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由企业与银行协商延期。二是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增加信贷投放、扩大覆盖面。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企信息不对称,企业缺乏合格抵质押物。针对这一问题,《报告》提出要促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并要求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精准性,对小微企业大幅增加信用贷款、提高首次贷款比例。大型商业银行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过去银行往往要求企业先还本再续贷,考虑到企业经营困难、资金紧张情况,《报告》要求大幅增加对小微企业的无还本续贷,以防止随意抽贷、断贷、压贷,避免造成资金链断裂。针对目前政府性融资担保的规模和占比较低、费率较高等问题,《报告》提出要大幅提高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在鼓励银行增加对企业贷款的同时,要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鼓励银行敢贷、愿贷、能贷,《报告》要求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包括要完善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落实尽职免责条款,阶段性放宽银行资本、拨备和不良资产核销等要求,有效增加中小银行低成本资金来源。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脱实向虚或“垒大户”。为保市场主体,《报告》强调,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疫情对部分行业特别是住宿餐饮、旅游娱乐、居民服务等行业带来重创,企业停工歇业现象增多、用人需求减少。《报告》要求,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占新成长劳动力的一半以上,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是做好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比上年增加40万人,达到87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留学人员回国就业人数也明显增多。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下滑、求职面试受限、选择余地明显收窄。《报告》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出了安排。主要是,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对增加高校毕业生招用的企业予以政策支持;扩大基层服务项目等招聘,包括增加“特岗计划”“三支一扶”招募规模,拓展科研、社区、医疗等基层岗位,增加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招聘数量,提高各级事业单位空缺岗位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的比例;增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规模;高校和属地政府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报告》对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其他重点群体就业和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也提出了要求。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防止和纠正性别、身份、地域等就业歧视。现在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其中既包括传统的各类零工、企业非全日制用工、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也包括近年来快速增长的电商、快递等新业态的就业人员。这些人员流动性大、社会保障政策存在缺失,受疫情影响较大。针对当前灵活就业人员面临的困难,《报告》提出了相关扶持措施。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城镇小店小铺、早市夜市、流动摊贩等服务业是群众生活所需,事关很多家庭生计,不能以保持市容整洁等为由一禁了之、一关了之,要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为其提供便利、留足空间、引导规范支持发展,以众多微就业托起百姓大民生。当前我国就业总量问题和结构性问题并存,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需缺口达2000万人,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统筹考虑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和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在2019年职业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超过1500万人次、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基础上,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市场主体的活力。在当前困难情况下,保住市场主体并努力稳定其活跃度,是“六保”的重要任务。这要靠深化改革,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其优劣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这些年,我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使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越是严峻,越要千方百计优化营商环境。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对前期采取的一些应急管控措施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清理取消的清理取消,促进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复业。要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定和完善行政许可事项等清单,清理规范备案、登记等管理措施,坚决防止变相审批。经营场所是企业登记注册的核心条件之一,目前一些地方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时提出的经营场所要求过高,增加了创业难度、抬高了创业成本。《报告》要求放宽登记经营场所限制,便利各类创业者注册经营、及时享受扶持政策。要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使企业更便捷拿到营业执照并尽快正常运营,克服“准入不准营”的现象。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可办。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只有公平竞争,才能使市场活而不乱,实现优胜劣汰,否则就会“劣币驱逐良币”。公平竞争有赖于公正监管。要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创新公平公正的监管方式,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以公正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