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极不容易。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保持战略定力,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巩固拓展,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一高双争三决胜”目标较好完成,交出了一份浸透着心血汗水的合格答卷!
过去一年,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研究部署、第一时间全面动员、第一时间落实防控,突出“四早”“四集中”,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2万多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援宜医疗队千里驰援,汇集优质医疗资源,不惜代价救治患者,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织密扎牢群防群控“五张网”,创新“1+1+N”服务模式,4.75万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实施最小单元作战。率先推行“线上下单、无接触配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用29天成功遏制疫情蔓延势头,35天新增病例清零,81天确诊病例清零,率先在全省进入全域低风险区域,实现了“六个未发生”。全力组织N95口罩、医用液氧、麻醉药等应急物资生产,服务全国全省抗疫大局。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率先在全省全面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在这场大战大考中,全市上下风雨同舟、命运与共、顽强拼搏,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筑起了全民抗疫的钢铁长城,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壮丽史诗!
过去一年,我们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经济复苏持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自一季度断崖式下滑后,降幅逐月收窄、逐季回暖,始终快于全省、符合预期。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下降4.7%、5%、20.5%、18.7%。工业连续9个月、投资连续6个月保持当月正增长。抢抓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机遇,争取抗疫特别国债、政府债券、中央和省转移支付资金564.5亿元。再获国务院企业债券“直通车”政策激励,新发行企业债7支73.39亿元。开工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项目444个,完成投资579亿元。梳理制定稳企稳产稳岗政策“一表清”,出台文化旅游、交通物流、餐饮住宿、外贸外资等系列纾困措施,全力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共渡难关。为152家重点保供企业争取专项贴息贷款60.5亿元。减税降费让利84.9亿元。采取云端采购、直播带货、消费扶贫等系列促销方式,发放消费券7090万元,撬动消费4.5亿元。设立金融服务应急中心,搭建“企业方舱”,促成2.27万家市场主体新增贷款835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4000亿元,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网上金融服务大厅被评为全国信用创新试点平台。实施市级领导领衔推动重大项目制度,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9次,投资60亿元的宜昌人福国际总部基地、55亿元的三峡大数据中心、33亿元的华强化工转型升级、24亿元的安琪生物科技产业园等448个重点项目开工。宜都长江大桥、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即将通车,伍家岗长江大桥竣工在望,峡州大道二期、沿江大道延伸段顺利通车,三峡高速合益路、西陵二路互通6条匝道投入使用,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江南翻坝铁路、江南成品油翻坝管道、三峡机场二期改扩建、湖北航空学院等加快推进。举办云招商云签约5次、线下集中签约14次,新签约重大项目1020个、投资额129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801亿元。全省疫后重振首个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暨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现场推进会在宜召开。从按下“暂停键”到启动“快进键”,我们千方百计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全力以赴争项目、争政策、争资金,奋力跑出疫后重振“加速度”,成功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过去一年,我们聚焦产业、创新突破,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枝江、宜都化工园入选国家绿色工业园区,落户企业69家。“宜荆荆”磷化工产业集群晋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工业技改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技改投资占工业比重61.6%,技改覆盖面扩大到81.3%。三宁化工5G智能工厂、安琪集团数字化车间等一批智造项目相继建成。新增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试点企业5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达到19个,新药及医疗器械注册获批26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宜昌高新区获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研发平台6家。和远气体、均瑶健康成功上市。新增市场主体6.31万家、规上企业130家、限上企业149家、高新技术企业119家。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年发电量世界第一。“惠游湖北·乐游宜昌”活动深入开展,省外游客、旅行社组团入园人数居全省前列。809微度假小镇、五峰国际滑雪场二期建成运营,远安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屈原昭君故里”入选国家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城区重点商圈建设加快推进,夷陵万达、兴发广场等建成运营。夜间经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220亿元,增长20%。枝江、五峰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增A级物流企业15家。《宜昌港总体规划》获批。三峡宜昌大数据产业园开园,28家企业签约入驻。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特色农产品量增价稳。非洲猪瘟防控有效,生猪生产恢复良好。完成柑橘、茶叶、蔬菜结构调整13.0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5.37万亩。宜昌蜜桔、宜昌红茶被认定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活动在宜举行。乡村振兴全省考核获优秀等次。
过去一年,我们刀刃向内、自我革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建立健全定期会商、督查评价、动态反馈等机制,全面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十条”“十必须十不准”,全市营商环境总体满意度达到98.78%。“六多合一”改革经验全省推广,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互联网+监管”全省试点深入开展。99.8%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办件时间总体压缩78.4%。“非禁即入”全落地,“证照分离”全覆盖。工程项目审批从立项到验收时间最长74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53个工作日,工业项目压缩至33个工作日,考核排名全省第一。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上线运行。科创贷、远程异地评标、“刷脸办电”创新举措全省推广,自贸片区2项创新经验全国推介。群众反映突出的供水供气服务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双千”服务扩面提质。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全国地级市第4位。宜昌综保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相继获批。新增出口实绩企业29家。
过去一年,我们靶向发力、系统治理,绿水青山更加靓丽。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实施,完成投资30.9亿元。长江禁捕退捕全面落实,退捕渔船1878艘,安置渔民3678人。实现船舶生活垃圾污水接收转运处置全免费。首批入江排污口实现排查监测全覆盖。固废堆场、尾矿库治理全面完成。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40%。主城区污水厂网生态水网共建项目加快推进。长江城区段岸线修复、沙河综合整治等公园城市项目加快实施。柏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河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植树造林2321.35公顷、退耕还林693公顷。新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8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212个。新建改建农村厕所7.99万个。夷陵、枝江被评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连续两次排名全国第一。获评“2020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成为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地质灾害治理得到加强。成功应对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过去一年,我们以人为本、倾心尽力,民生保障切实加强。财政一般性支出压减27.3%,民生支出占比提高到80%,集中财力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农村最后337户676人全部脱贫,连续三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全省前列。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全面完成。完成边界村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100个。组织外出务工就业73.08万人。实现高校毕业生在宜就业创业2.76万人。创业担保贷款增长308%。新增城镇就业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7%。及时启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惠及困难群众115万人次。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4%,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大班额基本清零,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全面实施。创新举办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昭君文化旅游节。奥体中心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宜昌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全面展开,“两中心、两基地”等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落地实施。亚行贷款综合养老示范及PPP示范项目进展顺利。新改建农村公路1912公里,“美丽宜道”突破2000公里。首批409个老旧小区改造国家试点项目基本完成。城区新改建菜市场16个,建成垃圾分类居民小区1303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4023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开展。“七五”普法圆满收官。安全生产首次实现“一无四降”。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三同步”责任区工作制度,不断锤炼“严紧硬实”好作风,廉洁政府建设得到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肯定。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协监督,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部,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243件、政协委员建议案和提案390件。宜昌被评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援藏援疆、审计、参事、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2020年,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进行的斗争艰苦卓绝,取得的成效好于预期,为“十三五”收官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筹做好“稳促调惠防保”各项工作,打好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生产总值达到4261.4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均为2015年的1.4倍;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232元、18515元,是2015年的1.37倍、1.43倍。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1位。宜都、枝江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全国文明城市。
发展质效明显提升。文化旅游、建筑业成为千亿产业,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产业比重提高17.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由2015年的39.4%提高到44.6%。东阳光创新药仿制药一期、广汽宜昌基地、三宁乙二醇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建成。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36%,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40家,上市公司达到12家。创新能力位居国家创新型城市53位。
生态环境明显优化。以压倒性力度推进长江大保护,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基本完成,复绿长江干支流岸线293.6公里。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提高到308天。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稳定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到66%。绿色发展指数全省第一。
改革开放明显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行政机构、“放管服”、生态环保、农业农村、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完成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示范68项。建成自贸片区、综保区、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综试区等8大开放平台。
民生福祉明显改善。5个县、243个村、44.25万人全部脱贫。畅通工程、学前教育、消危减土、老旧小区和菜市场改造5个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公共服务更趋均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小康指数跃居全国地级市百强榜55位。
五年风雨兼程,五年硕果累累。回望五年奋斗历程,最为铭记的是,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对宜昌殷殷嘱托、寄予厚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最为可贵的是,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共识和行动自觉,宜昌发展实现转折性变化、深层次变革。最为自豪的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绝对贫困基本消除,全面小康胜利在望,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如期实现。最为欣慰的是,战胜了“三期叠加”特殊困难,“化工围江”困局基本破解,三峡高速收费站成功东迁,重点企业风险得以化解,宜昌地产汽车顺利量产,港口资源有效整合,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最为珍惜的是,夺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四连冠”,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长安杯“两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等系列荣誉,宜昌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显著提升。
各位代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属在宜单位,向驻宜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表示衷心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宜昌抗疫斗争和疫后重振的社会各界、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敬意!特别是援宜福建医疗队、广东疾控队,在最危急的关头为我们拼过命,在最艰难的时候拉了我们一把,宜昌人民刻骨铭心、永远感恩!
各位代表!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如履薄冰,越要居安思危。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市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下滑严重,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突出。特别是,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城区经济存在明显短板;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多;社会治理体系还不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担当不够、能力不强、作风不实。我们一定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努力改进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新期待!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与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综合研判,我市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们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谱写新时代宜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发展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和亲临宜昌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支撑国内大循环、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