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2-10-21 11:01:52 133
联系客服提示-墨墨公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取得重大成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万亿级台阶,由7.13万亿元跃升至10.27万亿元,人均达12.5万元,居各省、自治区之首。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59亿元,税收占比达81.8%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培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有9个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占全国1/5,制造业基础更加坚实、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52.5%。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17万亿元和15万亿元,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新发展动能显著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82%,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3.2万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1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未来网络、高效低碳燃气轮机、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居全国前列。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车联网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首批实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试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7.8%46.5%,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万亿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势头强劲。

(三)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新建高标准农田2070万亩,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0%,粮食年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有力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金融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跨江融合,深入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心城市能级显著提升,城镇化率达72%。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5G基站7.1万座,基本实现全省各市县主城区和重点中心镇全覆盖。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居全国前列。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投入运营,通州湾新出海口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徐宿淮盐、连淮扬镇、沪苏通、盐通高铁建成运营,连徐高铁开通在即,南沿江、宁淮高铁建设有力推进,沪苏湖高铁开工建设。全省高铁运营里程新增1356公里、累计达2215公里,从全国第十四位跃升至第三位,轨道上的江苏主骨架基本形成。

(四)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深入开展经济、金融、社会、科技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大幅减少,全口径债务率稳步下降,非法集资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能力持续加强,安全发展水平明显提升,2020年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66%63%。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要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累计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57275家,处置僵尸企业”876家,钢铁、水泥等行业完成去产能任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分别下降约28.4%25.8%14%14.6%,碳排放强度降低2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以上,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深入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交办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20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81%,水环境国考断面优类比例达86.5%,主要入江支流和入海河流断面全面消除劣类,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深入推进土壤保护和污染治理修复,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力管控。全省林木覆盖率由22.5%提高到24%。太湖治理连续十三年实现两个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数量居全国前列。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深入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全省254.9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82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12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区)全部摘帽。扎实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工作,助力帮扶受援地区102个国家级贫困县、近400万人摘帽脱贫。

(五)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五大计划专项行动,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298亿美元,规模保持全国首位。对外贸易稳中提质,2020年达4.45万亿元,居全国前列。一般贸易占比由43.8%提高到53.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占比由22.9%提高到26.9%。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深化,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建设扎实推进。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成效显著。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苏州、连云港三大片区成功获批。开发区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步伐加快,南京江北新区、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国资国企、科技、价格、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累计减税降费8000亿元。大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达5.8万亿元,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1238万户。全省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省政府取消、下放、调整行政权力事项525项,我省营商环境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六)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民生支出占比提高到79%。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726万人,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以内。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31万元和2.42万元,居全国前列。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健全,医保市级统筹制度基本建立,低保人员和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扎实推进,教育发展规模、综合实力、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深入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医疗卫生和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78岁以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深入,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示范建设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走在全国前列。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34万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43个,改善苏北农房20余万户。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婴幼儿托育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加强。深化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信访工作不断加强,群众安全感达98.7%,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五年来,全省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工会、红十字、慈善、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外事、对台事务、港澳、侨务、参事、文史、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人民防空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非常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所未见的大疫情和历史少有的大洪涝,全省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齐心协力打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防汛抗洪三场硬仗。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疫情暴发初期果断踩下急刹车、按下暂停键,用不到一个月实现了本土确诊病例零增长,再用不到一个月实现了本土病例全部治愈清零,取得疫情防控战略性成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感染率,实现了零病亡,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要求。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闻令而动,冲锋在前,派出包括2800多名医护人员在内的3100多人驰援湖北,全力支持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我们全力组织抗疫物资生产,积极参与全国和国际抗疫,在抗疫大局中展现江苏担当、作出江苏贡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萎缩等带来的严重冲击和空前挑战,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疫情得到有力有效控制并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用力踩足复工复产大油门、按下经济恢复快进键,先后出台苏政50惠企22、稳外贸外资等政策措施,全省减税降费达2520亿元,金融机构向企业让利1500亿元,经济社会迅速恢复正常,六稳”“六保任务有效落实。全省经济增长上半年由负转正,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利润增长10.1%,在经济大省中均位居前列。外资外贸逆势增长,实际使用外资283.8亿美元、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8.6%;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6%。全省新增城镇就业132.8万人、占全国11.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总产达745.8亿斤,创历史新高;生猪存栏1374.9万头、出栏1825.7万头,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任务。面对梅雨期超长、降雨量超多、江湖齐涨的严峻复杂汛情,我们众志成城、科学调度,全力以赴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及时转移涉险群众,全省没有一人因灾伤亡,将洪涝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夺取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望这一年,全省人民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引以为豪的优异答卷。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们深切体会到,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外部环境风高浪急,风险挑战纷至沓来,在泰山压顶的危难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这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取得了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重大成就,在世界抗疫史、中国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是一次转危为安、化危为机的生动实践,也是一次刻骨铭心、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为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mmgw.to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62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