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606 (24篇)2024年2月经济类文稿汇编.docx

2024-02-26 00:03:52 351
联系客服提示-墨墨公文

主编提示:部分资料(如“二十大”)应有关部门要求,本站不提供下载,会员如需下载请看会员QQ群公告。

会员请点击此处加入会员QQ群。



2024年2月经济类文稿汇编(24篇)

目录

1.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2. 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强保障

3.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4. 建设金融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

5.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6. 高质量建设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7. 以“四链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8.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9. 做好五篇大文章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10. 稳与进、破与立:协调好经济运行中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关系

11. 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12.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安全性

13. 充分释放数据要素资源潜能

14. 推动乡村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15. 深刻理解关键核心金融要素

16.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17. 找准产业创新主攻方向

18. 新型工业化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19.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

20. 协调推进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21. 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

22. 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

23.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24. 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 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开放地位作用的重大战略判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影响。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大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结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尽管在特定时段、特定情况下外因能发挥很大作用,但从整体、全局和长时段来看,内因的作用始终是根本性、第一位的,外因的作用是辅助性、第二位的。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是千千万万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各行各业勤奋工作的劳动者,只有把企业家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出来,经济增长才有了绵绵不绝的持久动力。这就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打破束缚人们开拓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创新创造提供良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改革开放是提高要素投入质量和效益的“倍增器”,一旦把全社会的动力和活力调动起来,就能对经济发展起到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内生动力的作用是持久的、强劲的、源源不断的,与增加要素投入的一次性作用不同,今年起作用,明年乃至更长时期都会起作用。有效调动全社会内生动力,是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

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是总结我国发展历史经验得出的宝贵结论。改革开放前,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没有得到有效释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各地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劳动产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体制机制一变,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不断改革完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激发起亿万人民群众奋起追求美好生活的强劲动力,激发起千千万万基层组织和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创造的持久活力,无数个微观源泉汩汩流出的“源头活水”汇聚成奔涌前行的“大江大河”,汇聚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汪洋大海”,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精彩蝶变!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4022606 (24篇)2024年2月经济类文稿汇编.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mmgw.to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826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