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4月11日,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来自郴州市的中学生在此参观学习。(资料图片)
湖南日报记者童迪摄
图②:2017年12月2日,浏阳市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新馆,前来参观的共产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资料图片)
湖南日报记者田超摄
图③:市民在长沙新民学会旧址陈列馆参观。(资料图片)湖南日报记者徐行摄
制图/刘也
■编者的话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毫无疑问是湖南的“底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我们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激扬革命意志,鼓荡前行力量。湖南日报今天特约刊登省政府参事、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志初专题文章,敬请关注。
张志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是的,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回首党的光辉历程,特别是深情抚摸湖南这片热土,我们会更加领悟到“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句话的分量和温度。
(一)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是因为信仰需要坚定和坚守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风骨的表现形式为“力”:风能动在其有力,故称风力;力生于骨,有骨才有力。共产党人都是有风骨的。而这种风骨,集中体现在信仰上。
毋庸置疑,我党这艘东方的领航巨轮,就是为信仰而出发的。在这方面,有两个历久弥新的问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毕生的追求,做了精彩而完美的诠释与回答。
第一个问号——信仰什么?
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进步人士都在思考的问题。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就立下了拯救民族于危难、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远大志向。1919年,他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在风华正茂的“恰同学少年”岁月,他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展示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0年,一个叫陈望道的年轻人,在浙江义乌的家中,借着一盏昏暗的油灯,送走一个又一个长夜,翻译《共产党宣言》。端午节到了,母亲包了粽子,端了红糖,放到书桌上,催促儿子趁热快吃。陈望道一边翻译着,一边蘸着墨汁吃掉了粽子,还告诉妈妈“够甜的了”。这就是真理的味道,这就是信仰的味道!同年8月,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给在压迫中奋起、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指明了方向。
1921年初,毛泽东在新民学会年会上,发出了“主义譬如一面旗帜”的振臂一呼。他从纷然杂陈的各种观点中,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他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
蔡和森、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湘籍老一辈革命家,在确立信仰的过程中,都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了营养。他们与毛泽东一样,从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动摇过。
不久前,一群来自法国的中学生到湖南党史馆参观。他们好奇地问:当年为什么中国青年,特别是如此多的湖南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我的回答是:他们是为信仰而去的!
1919年底,一艘法国邮轮缓缓离开上海。船上载有一批湖南新民学会的会员,他们不远万里去法国勤工俭学,蔡和森和妹妹蔡畅、母亲葛健豪,还有向警予就在其中。在法国的蒙达尔纪,蔡和森用“猛看猛译”的方法,学习、研究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在给毛泽东和李大钊的长信中,第一次正式提出要“明目张胆地成立中国共产党”。从此,蔡和森为了这一崇高信仰奔走着、奋斗着,直至献出年仅36岁的生命。
第二个问号——为了信仰能付出什么?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从某种意义上讲,匈牙利革命诗人裴多菲,为我们湖南老一辈革命家的信仰作出了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