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提示:部分资料(如“二十大”)应有关部门要求,本站不提供下载,会员如需下载请看会员QQ群公告。
会员请点击此处加入会员QQ群。
2025年组织人事工作全面贯彻公司“高质量发展”要求,树牢“科技强基、人才强基”鲜明导向,实现“人才供给质量、干部队伍建设、重点人才专项、全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经营机制、基础管控效能”六个新突破,为“十四五”平稳收官,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1.强化人力资源规划引领。全面盘点摸底人才资源队伍,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执行成效和问题不足,成立“十五五”人力资源规划编制工作小组。以公司“十五五”总体战略规划为牵引,编制《“十五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打造更具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数智化的管理支撑体系。
2.科学管控总量优化结构。按照“控总量、活存量、优结构、提质量”原则,建立人员规模量化管控机制,切实推动人员总量稳中有降。科学编制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坚持有保有压,严控传统业务人才数量,重点加强AI+、新基建等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人才引进,不断优化人才分布。统筹校招和社招,动态更新高校目录和专业清单,结合下属公司布局优化,进一步提升理工科和硕博士毕业生比例。根据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需要,调整优化技能职业(技工)院校目录。积极盘活存量,激活内部人才市场平台,结合资质升级、项目履约需要,推动传统业务人才向新领域转型。
3.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完善“管理、技术、技能”多序列职业发展通道,制定跨序列转换管理规则,动态优化配套管理制度,严控管理与技术序列职数,细化各序列职级评定标准。加大总部与基层双向交流力度,二级单位总部人员交流到基层比例不低于5%,对于减亏治亏成效不明显、人均效能持续下滑的单位和近三年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三级单位,总部人员交流到基层比例不低于10%。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管理体系,分类建立专家库,加强顶尖专家人才引进与柔性合作,优化评价与对外推选管理,加大专家授权力度。公司选拔确定的优秀青年人才,各单位要切实担当育人主体责任,做好接续培养、长期跟踪、动态评估。
4.优化人才培训开发管理。加强公司dang校建设,深化dang的创新理论武装,继续把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及论述纳入主体班次培训内容,办好中央dang校分校班。强化培训计划统筹管理,加强培训资源共建共享,持续举办中青班、企业领导人员班、技能人才高端培训班等品牌培训。聚焦新质生产力,开展AI、低空经济系列专题培训班。围绕业务转型与项目履约,举办房建等转型业务示范班,统筹组织职业资格考前培训,组织开展全级次、全覆盖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加强网校建设,丰富完善关键岗位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内训师队伍建设。
5.加强班子统筹谋划。系统推动子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开展“五好”班子创建活动,提升各级领导班子整体效能。做实做细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分析研判,综合考虑企业类型、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等情况,“一企一策”确定班子优化调整方案。持续优化领导班子专业结构,聚焦打造“公司国际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推动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专业结构覆盖企业主营业务。把干部交流作为优化班子结构、激发活力动力的重要方式,采取培养性交流、优化性交流、轮岗性交流等方式推进干部交流工作。
6.选优建好干部队伍。深入开展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专项行动,常态化举办高质量发展大讲堂、加强领导人员激励赋能。深化“四档共建”工作,实现6级及以上干部和项目经理100%全覆盖。突出正职领导人员建设,推行正职干部继任者计划。做好分管海外业务、新产业等副职的选拔使用,加大总工程师人选的储备,用好海外、职务职级分离等政策,加强专业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外部董事队伍建设,提高专职外董数量,加大与现职领导人员双向交流力度。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使用,组织开展优秀年轻干部调研,优先为班子年龄结构老化、梯次结构不明显的单位配置年轻班子成员。各级dang组织要担当主体责任,全级次优秀年轻干部占比力争同比提高×%。
7.突出激励约束并重。积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用好尽职免责情形,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强化干部理论武装和纪律教育,引导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日常考核、近距离考核机制,严格落实谈心谈话、提醒函询、交流轮岗等制度,加强对各级“一把手”、关键岗位的管理监督。持续深化能上能下,各级企业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100%覆盖,进一步加大对不适宜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